照亮太行深处!探访河北南部电网最后一个通电村

时间: 2024-12-19 01:35:29 |   作者: im电竞平台官网app下载

 

  七十五载春秋梦,奋进新程日月长。伴随着新中国75周年的沧桑巨变,国网河北电力牢记初心使命,记录熠熠生辉的历史荣光,传承历久弥新的电力精神,讲述电力发展故事,在新时代书写着“人民电业为人民”的崭新篇章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,即日起,国网河北电力e讯开启系列主题报道。

  今天,小e带大家走进河北南部电网最后一个通电村,感受电力发展带给百姓生活的变化~

  “八月金秋果农忙,七沟八梁竹竿扬,机器隆隆震村庄,板栗丰收电保障……”进入农历八月,石家庄赞皇县嶂石岩镇三六沟村从山脚下的主村到山上的6个自然庄,陆续进入了收获季。

  2006年,三六沟村的自然庄墙板沟通上了电。这,也是国网河北电力供电区域内的最后一个通电村。18年来,在充足电力供应下,村民们把彩电、冰箱搬进了家,村内板栗种植规模逐步扩大,如今的三六沟村已成为了“赞皇板栗第一村”。

  在这座太行深处的村庄,电能推动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,创造美好幸福生活,生动地实践着“人民电业为人民”的企业宗旨。

  “当年通电仪式就设在我家院子里。一大早,附近的乡亲们都赶了过来。村口一合闸,屋里电灯就亮了,大家都围在门口看稀罕儿。”墙板沟村民李占福指着当年亮起电灯的老房子说。

  回想村里通电的场景,李占福有说不完的话,“那时候亲戚家通电早,每次去都羡慕人家能看电视。通上电,第一件事我就去买了一台电视机,一家人第一次在家里看上了电视。”

  在三六沟村担任台区经理二十多年,国网赞皇县供电公司嶂石岩服务站贾立杰对通电过程记忆犹新,“一根电杆要十几个人手抬肩扛、喊着号子才能运到山上。上下山一趟路太远,每天我就从家带张席子,地上一铺、睡一晚,天亮了和大家接着干。”

  当年为了让每家每户都通上电,许多人在努力。2006年5月9日,国家电网公司和河北省政府签署了《关于实现河北省农村“户户通电”目标的会谈纪要》,进一步加速了“户户通电”工程实施。2006年6月29日,河北南部地区包括墙板沟在内的最后40个自然村用上了电。

  在通电仪式现场,墙板沟自然庄的78岁老人时群群把家里的煤油灯送给了国网河北电力的工作人员,“有了电,这东西再也用不着了!”

  18年间,“退休”的不止煤油灯。“家里电动板栗脱蓬机已经是第三台了,脱蓬又快又干净。‘新上岗’的家电也不少——电扇、电饭锅、电磁炉、冰柜、电脑……城里有的,这里也都有。”李占福高兴地说。

  2017年,墙板沟自然庄还安上了路灯,每晚定时开灯照明,夜里的山路不再漆黑,村民的出行更方便也更安全了。

  今年春天,李占福在城里工作的儿子,又给家里装上了智能监控。晚上,把院里的灯一开,父子俩隔着山隔着城,就聊起天来。

  “这可是以前可不敢想的好日子!”李占福爽朗的笑声飘出了小院,门外路灯的光在山里格外亮眼。

  “以前山上也有板栗树,结出的果子个头小、产量低、口感差。”三六沟村原党支部书记贾振书回忆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他带着村民到邢台、唐山等多地考察,引进了产量大、品相好的板栗新品种。

  “可当时咱们这里不通电,没办法把水引到山上,我们买回来的树苗,总是种不活。为了更好的提高成活率,村民们尝试冬天种树苗。我们把树坑刨得很大,栽下树苗,再把周围的积雪都铲过去,就盼着来年开春,树苗多喝几口水能活下来。即使这样,板栗树苗仍然是死得多、活得少。直到后来通了电,有了水泵。水,一直送到了山上,村里的板栗树种植才大规模发展起来。”76岁的贾振书回忆道。

  ▌国网赞皇县供电公司为三六沟村新建10千伏线年,“户户通电”工程实施时,三六沟村全部自然庄的线路路径、变压器安装到位。

  电线架到了村民李占福家门口。他买上了水泵,置办了电动脱蓬机。他家种植的板栗树从之前的几亩,迅速扩大到如今的近百亩。“赶上好收成,一年能收7吨左右的板栗,有十几万的收入。”李占福高兴地算着一笔账。

  和李占福一样,通了电的自然庄,家家户户都在扩大板栗种植培养面积,用电负荷也迅速增加。2007年到2008年,国网赞皇县供电公司为三六沟村进行农网升级改造,改造10千伏线千伏线千伏线千伏线台,全面满足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用电需求。

  今天的三六沟村,已经是远近闻名的“赞皇板栗第一村”,林果基地开发建设达到12800亩,果树栽种达26万余棵。其中,板栗种植超过万亩,人均拥有板栗1000余棵。

  “2023年,我们村里拿出60亩地建设了板栗种植试验园,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引进了新品种,新品种板栗的价格提升一倍。”现任三六沟村党支部书记郭建瑞说,为保障试验园的板栗早结果,村内配建了灌溉水井,供电公司给新装了一台250千伏安的变压器,眼下,第一茬果子丰收在望。

  离板栗种植试验园不远,村里建起的腐殖土加工厂也在热火生产。村民将板栗壳、板栗枯枝再利用,加工成种花用的腐殖土,既减少了废弃物产生,保护了生态环境,又增加了村民收入。

  良好的生态环境,一直是三六沟村最看重的。这么多年来,修渠引水、种植果树,三六沟村到处是山水相依、植被茂密的田园风光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,三六沟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。

  “我们村把8处老屋流转出去,打算开发成全电民宿,还积极地推进露营地建设。”郭建瑞介绍。

  了解到三六沟村发展规划后,国网赞皇县供电公司嶂石岩服务站工作人员主动上门,仔细勘查现场,结合全电民宿特点制定了供电方案,开辟绿色通道,快速进行低压新装,为民宿安装接户线米,加装配电箱、漏保等用电设备,满足民宿和露营地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。

  “供电公司的超前服务让我们吃下定心丸!帮我们搭上了生态旅游这趟快车,我们努力把全电民宿打造成为赞皇文旅康养产业一张亮丽名片。这个国庆节,我们的民宿就能开门迎客了。” 郭建瑞对村子的发展充满信心。

  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,乡村发展,电力先行。不到20年间,太行山里的三六沟村从煤油灯换成电灯,乡亲们从“用上电”到“用好电”,百姓的生活慢慢的变好。电,照亮了这个村庄,也照亮了无数像它一样的乡村!